这是一篇日常的看电视、看剧、看游戏的生活记录。用时三小时二十分钟。
看电视
看了《歌手2025》,然后循环了好几天的李佳薇的天后。唱得感人肺腑,没有花里胡哨的表演,就是纯粹的好听且有感情。想想要是我还是14岁的话,大概不太会喜欢来这种老派唱法,当时太注重音色好听了。现在觉得,扎实的歌手真的厉害。
随后观摩了一下2022年李佳薇发表在B站的《天后》演唱教学。在听她唱歌前,我都在想这歌还能怎么唱。结果她在视频中演绎出了三种情感,游刃有余。轮到自己想学时,只想说死嘴快唱啊……非常难学,对声音收放的控制细腻多变,三句够我学一年。想起来大学有个室友也是很会唱歌,在没有学过唱歌时,听起来就特别专业,闻着落泪哭。
想想我也可能近五年没有听过单曲循环了。自从补完 radwimps 往后,再没有觉得能循环的歌,连 rad 的歌都是十年前的。原来不能循环只是歌不好听,华语乐坛倒退十年名不虚传。
查无此剧的爆火电视剧
看了那个环大陆播放,所有二创花絮都被彻底封杀的国产耽美剧《逆爱》。如果平时不看剧也不看娱乐圈,一定是查无此剧。但凡有追剧、追星、追文的一定会知道。在海外的耽美圈算是非常火爆的程度,拿了几个平台的收视第一,我很少在推特上看到如此多万赞的国产作品相关的话题。
这个剧开始非常土到尴尬土到空气安静土到怀疑人生,脚趾在墙上抠出了马里亚纳海沟。从3集后喜剧元素多了起来。3-7是比较好的推进,几集看下来令人上头。但 8-10 集是有问题的,故事逻辑连贯性、剪辑、角色性格的稳定程度有大问题,像突然一个还算有点专业水平的作品变成了同人 cut。
不过对于投资成本不足十分之一的网剧来说也是不容易了。这个剧组不仅剧组穷演员也穷,受的演员是欠债前司 60 万来拍这戏的,因此过得非常抠,还钱还了三年了还没还完。他的新经纪公司是才成立不久的,他自己还是股东,出资 5000,整个公司认缴 10 万,公司只有三个人……实在太传奇了。
这剧的二创在两周内换了6个名字,几个视频过百万后,相关视频 B 站全部下架,不论什么内容只要带相关 tag 就不过审,俗称“防爆”。因此这个剧不像从前的呆过的热坑,当时随便一刷就是质量很高的作品,二创满天飞。现在找同人剪辑全靠推荐系统协同过滤(我草死去的老牌算法课突然攻击我)不然只能看到毫无营养的十几秒帅哥怼脸。有时候很怀念有 KOL 推荐的时候,活人很多,高质量的东西可以通过口口相传而保留,但那时反而因为好作品太多了,需要推荐系统来挖掘没人转发的好作品。到 2022 年时,冷坑的高质量二创都只有几千人看了,如果不是关注一些剪辑类的 Up 转发,完全见不到。
游戏与故事
其实只是在崩铁上线新剧情时上去过了4个小时左右的剧情,约等于看剧情。
看完 3.4 的剧情时是非常震撼而惆怅的。一改游戏讲故事流水账作风,信息密度大,故事紧凑,没有把所有信息都放到对白里了,过场多,倒计时也足够震撼。4小时的剧情把白厄所经历的一切刻画地淋漓尽致,他是个永远无法超脱神(程序员)给定的命运(深度学习程序)的人(变量),明知救世无望,却仍然背负起三千万次轮回,宁可自身人性尽灭,以延续这个世界令人绝望的、永远止尽的循环,直到弑神的时机到来。除开剧情本身,这章表现力还要归功于美术,过场的时钟非常有仪式感,让人想起了命运石之门那不断变动的世界线,以及高潮的弑神之章回归了2D动画,终于把经费用在了该用的地方。整个角色的战斗技能设计甚至都是在为讲剧情服务,不停轮回,不停地爆天星对昔日的同伴下杀手。人的声音从阳光开朗的青年逐渐变成人气尽逝的沉重。
之前 3.3 遐蝶上线时,还在一个视频下面喷了遐蝶单薄的塑造,除了美丽和特效要啥没啥。要成长没成长,要推剧情推不动剧情,作用只剩小女友,完全比不过同期那刻夏的人格魅力。
总体评价是:翁法罗司的剧情非常好。虽然之前也有时会说崩铁的剧情好,但是衡量标准是在游戏里比的。在我心中,影视剧情和游戏剧情有断层的差距(文字剧情类游戏除外)。被认为现象级的游戏剧情,讲故事的质量都不会高于一个合格的电视剧或动画,我也因此无法云游戏剧情——观影体验实在不好。像是FGO 最受好评的第六章动画改编,放在番剧的角度看上也是很一般,我记得当时我给表弟看时,播了两集实在说不出什么好看的理由,太缺主心骨(故事的主轴)了,不过在游戏里的史诗氛围要好一些,但剧情本身依然不及专为剧集而写的故事剧本。毕竟影视发展这么多年,每一个有效的镜头、反应、声音,相互配合而成的连贯的故事节奏,表达的信息不是游戏能比的。
人类有恐怖谷效应,当一个东西有点像人但明显不是人时,人类会感到诡异。放到讲故事和游戏也有类似的尴尬。纯文字会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,小说会很精彩。文字剧情类游戏由于动画少,对于镜头声音也都有点想象的空间,只要文字能写好也很不错,FGO 大概可以算半个。以上观众的兴奋感会来源于主观的想象。但是,如果你的角色写实且能动,你的画面也写实且有镜头的变换,你就把观众的想象夺走了,转而提供由你(游戏)提供表演的反馈。此刻,种种“能让角色动起来”的美好愿景,反而变成了讲故事的阻碍。角色动作就是预设的状态机反复播,镜头表现最需要的光影、黑白灰被受制于渲染风格、场景和设备性能。于是你专拍大头微表情,做表情融合,虽然也动不太起来,至少能有无数个 PPT 表情了。
然后大量剧情也是站桩、播几个动画,视觉层面,分镜、光影、角度(镜头语言)基本等于没有。声音层面,说一句话是一句话的,其他的比较说话节奏(打断)、背景氛围、随时随时音乐与音效的推进,也是基本没有。再加上抽卡二游的锚定了是卖角色和对应的战斗机制,新角色是按版本固定推出的,这其实完全不符合讲故事的角色出场逻辑。
但我是来看剧情的,并不想打牌……星铁明显是在文字上下的功夫比较多,但什么东西都由文字表现出来,也因此过于冗长。但到 3.4 时,游戏更新后的开场动画着实有点吓到我了,味到非常正的二次元神性,又开始幻视 FGO。
博客
有考虑要不加给博客加音频和视频播放。想了 一会儿作罢,太麻烦了。现在想写复杂东西的情况只有两种,一是赚钱,二是特别常用,其余情况就一切从简,简单好维护就行。
虽然如果有的话肯定想起来会想用用,但还得配合一整套的静态博客的 CMS,没有现成工具能满足需求,上传音视频还要做压缩这一套,也就是自己要用得爽要前后端写一整套……还是用微博吧。微博我也很少上传视频,确实没这需求。
再说平台的去 KOL 化
鉴于同人难找,我自身有收集整理的习惯,其实很想开个杂号转发一些东西。但 B 站不能开小号,严重影响我当活人……
微博认真看剧的氛围越来越差,自从选秀节目成团盛行后演变为饭圈撕逼,八卦和没营养程度幻视小时候的星周刊。除此外就是一大堆社会新闻。我上微博时总有种即视感,和十几年人看二三十见的人上天涯虎扑似的。
抖音的创作质量真的差,大部分做饭的人不会发那上面。
至于小红书……很好,我最讨厌的一个平台,这个平台完全无法给创作水平相称的流量,按时间刷 tag 偶尔刷到了 10 比 1 的点赞率的剪辑,真的算好的同人作品了,但完全推不出去,并且因为完全去 KOL 化,也不能顺着点赞和转发链找作品。原子化,且信息茧房最严重。
Lofter 能推好内容,毕竟专为同人而生的平台,大家会刷 Tag 下内容的周排名,还挺手动的,不是只靠黑箱似的推荐算法,我发同人漫画数据最好的也是在 Lofter。但我其实不太用这个产品。因为大部分的同人粮达不到要我想要的感觉,很少看。编辑严选的纸媒时代和电视台严选,把人口味养叼了,其实这种非常透明的大众严选也还是不错的。Lofter 没有视频类的,也很难看到一些创作者视角的碎碎念,仿佛不发原创就不要上这里发垃圾占 Tag(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搬运)。
我现在有点想看纸媒水平的中短篇作品。还是忘不了小狐狸化形记。在这个内容质量势微的时代,各种乱七八糟内容被啊晴的宣传与好看的外衣包裹着,更想看到实实在在硬好的东西,就像李佳薇的演唱那样。